新闻

应对疫情期间的文化危机:面对紧急中的紧急

“双重紧急状况”是指在全球疫情期间同时发生另一种由自然灾害或冲突引起的紧急状况。这在此前一直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新冠疫情之下,这就是一些国家政府正面临的现实。

过去几周里,世界上发生了数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的地震,到在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和汤加等地造成大面积破坏的热带气旋哈罗德,再到严重毁坏海地米洛教堂的火灾。另一边,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的冲突仍在继续,致使许多人长期生活在不确定和恐惧之中。在疫情期间,仅能采取有限的应对和解决措施。

在社会层面遭受严重影响的同时,文化领域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比如在萨格勒布,数家博物馆的建筑和馆藏在地震中遭受损毁。可是在目前的情形下,标准应急程序难以启动。正常情况下应该对受灾建筑实施紧急维稳,并将藏品转移到安全区域,但这些工作都因为要确保社交距离而不能正常开展。由于旅行限制令,专家也无法到场援助。在国家层面,大量政府资源(技术和财政资源)投入卫生危机的应对,这可能会使本已脆弱的文化遗产面临进一步损坏或倒塌的风险。

在初步评估萨格勒布地震造成的损失后,克罗地亚文化部部长科尔日奈克(Nina Obuljen Kro?inek)估计重建和修复工作需要花上数年时间。“目前仍在估算地震对萨格勒布文化古迹和文化机构的影响规模,但已经很明显的是,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比乍看之下要大得多。”

即使面临着这些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仍在继续向受冲突和灾害影响的国家提供援助。

在过去几周里,教科文组织与其合作伙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业务卫星应用项目(UNOSAT-UNITAR)合作,通过卫星图像对瓦努阿图和斐济的文化遗址状况分析提供了支持。教科文组织还通过与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国际博物馆管理委员会(INTERCOM)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克罗地亚国家委员会(ICOM Croatia)共同举办在线讲习班,向克罗地亚的博物馆管理人员提供远程援助。在初创公司 ICONEM 的支持下,我们在海地处理了米洛教堂的原始图像,并建立其三维模型,该教堂是世界遗产“国家历史公园:城堡、圣苏西宫、拉米尔斯堡垒”的一部分。现已提供给海地政府350多张图像和一个完整的三维模型。

这项战略工作得到了教科文组织的支持,该基金旨在支持各国开展应急准备和应对活动,是教科文组织部署的应对危机的主要工具之一,已有超过55个国家受益。[1]教科文组织还管理着一份“紧急情况下的文化名册”,使文化领域不同层面的专家能够为全球各种紧急情况提供帮助。

“紧急情况——尤其像是在此次卫生和经济危机中重叠发生的紧急情况——会影响到文化整体: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还有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横向的工具来确保一种有意义且有效的应对方式。遗产紧急基金为应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提供了必要的横向性和灵活性。”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Ernesto Ottone R)如是说。

随着各国努力应对当前危机并进入后疫情世界,教科文组织将继续支持受冲突和灾难影响的国家,尤其向各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远程援助,通过文献资料、恢复规划及“紧急情况下的文化名册”项目下的专家团队提供帮助。

 

[1]遗产紧急基金得到了卡塔尔发展基金、挪威、加拿大、全日空控股、摩纳哥、荷兰、爱沙尼亚、卢森堡、斯洛伐克、安道尔和塞尔维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