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总干事赞扬廷巴克图人民城市陵墓的重建工作

7月19日,马里,廷巴克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昨天访问了廷巴克图,那里的陵墓在被武装力量破坏叁年后重建完成。访问中博科娃女士盛赞了当地社区,没有他们陵墓重建几乎不可能完成。
市长和津加里贝尔大清真寺的伊玛目在叁圣陵会见了总干事及陪同到访的马里文化手工与旅游部长迪亚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长托尔,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MINUSMA)秘书长代表、欧盟和瑞士大使以及法国驻马里大使馆成员。
博科娃女士高度赞扬廷巴克图的居民和石匠用他们的动员和技能完成了陵墓的重建工作。她说,“你们的工作为宽容、对话和贺萍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是对所有极端主义者的最好回答,其回升将远远的传播到马里的国境线以外。你们捍卫自己历史精华的努力是马里恢复、重整和重塑信心的明证。”
廷巴克图陵墓群一直是马里和西非邻国的朝圣之地。他们是当地宗教信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信能保护城市免遭危险。世界遗产名录上记载的16座陵墓中有14座遭到破坏,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损失。马里政府为重建陵墓早在2013年五月就开始向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外部伙伴寻求支持。
“这座城市的叁百叁十叁位圣人通过我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感谢”,廷巴克图市长说。“最重要的不是永不倒下,而是能再站起来,而这正是这次重建的意义所在。”文化部长这样补充。”
面对阿迈德巴巴研究院前密集的廷巴克图市民代表,负责典籍保护的几个人都强调了文化作为贺萍载体的角色,“廷巴克图的典籍是这座城市的黄金、白银和石油,无论谁来保护它们都要为它们增添荣誉、正义和尊严。”
特派团代表说:“那些想要磨砂遗产和过去的人失败了,重建见证了马里的文化活力。”
廷巴克图陵墓的重建归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瑞士、挪威、法国以及特派团等金融和技术合作机构共同实施的一个项目。
“这就是我们给极端主义者的回答”,总干事说,“是文化与和平建设成功结合的典范,我么必须坚持走这条道路。”
廷巴克图陵墓中最古老的建于13世纪,其重建充满建筑和技术的挑战。工程的第一期于2014年叁月实施,是启动阶段;第二期开始于今年二月,现已基本完工。
到访廷巴克图时,总干事还访问了伊玛目埃塞约提图书馆和阿迈德巴巴高等教育和伊斯兰研究院,在那里会见了当地社区成员。
这次访问是今年叁月二十八日在伊拉克巴格达发起的“为遗产而团结”行动框架的一部分,这个行动旨在保护陷于宗派主义和暴力之中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