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普尔科濒临太平洋,是一座拥有多元面貌的墨西哥城市。它是连接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历史贸易路线的中心,拥有多样化的人口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
然而,2023年10月,阿卡普尔科遭受5级飓风“奥蒂斯”袭击,造成至少50人死亡,以及前所未有的破坏。不到一年后,飓风“约翰”袭击该地区,这座尚在重建的城市遭受又一次打击。
这两场飓风不仅摧毁了基础设施,还威胁到社会凝聚力。由于民众一贫如洗,有人藉由抢劫和暴力来求得生存。
它所经历的不仅是自然灾难,也是社会灾难。自然灾害引发了涉及结构性不平等的社会灾难。
在此情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介入。它通过其遗产紧急基金,并与墨西哥政府文化部、格雷罗州文化部和阿卡普尔科市政府合作,邀请了30多位艺术家和文化领袖组织了200多场社区工作坊,以此振兴文化生活和重建社区。
正如研讨会的年轻参与者波兰科(Ismael Polanco)所说:“为了阿卡普尔科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更加团结……并对他人付出更多同理心。”这正是教科文组织工作坊期望实现的目标。
加西亚(Karhel García)和冈萨雷斯(Ari García González)等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组织了各种活动,帮助年轻人培养同理心、自我认同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数百名参与者通过文学、科幻小说和集体写作回顾自身经历,进而加强社会联系。该倡议凸显了保护阿卡普尔科文化遗产和加强社区联系的紧迫性,而这正是恢复的重要支柱。
艺术使人敏感。如果缺失这种敏感,我很难将灾后恢复视为必然。
阿卡普尔科的恢复还包括重建其标志性遗产地。该市曾是马尼拉大帆船——该帆船参与了奴隶贩运——航运枢纽,其中许多遗产地都与这段历史有关。
尤其是位于海湾上方的圣地亚哥堡,它是许多船只的出发点,如今这里是阿卡普尔科历史博物馆所在地。该市许多市民自我认定为非洲后裔,教科文组织帮助在博物馆中开辟了一个专门展示非洲和非洲裔遗产的新区域,并支持博物馆翻新,以保护遗产群,包括专门展示水下文化遗产的区域。
今天,圣地亚哥堡和佐卡洛广场包含在墨西哥登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奴役和奴隶贸易有关的历史和记忆地点网络”的5个地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