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北京市属公园共庆2025国际古迹遗址日

2025年4月18日,北京
The “Yihe Spring Gathering” – 2025 International Day of Monuments and Sites Symposium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BFU-ICCROM遗产和景观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同主办,颐和园学会承办的“颐和春禊—2025国际古迹遗址日”研讨会在颐和园养云轩举行。来自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颐和园、圆明园、中山公园、天坛公园、景山公园的管理者参会。

此次研讨会作为一个起点,为北京市公园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探讨共同面对的挑战的平台。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处长宋利培和BFU-ICCROM遗产和景观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曹新教授指出,与颐和园相似的公园和景观类型遗产地面对的情况复杂,有多种类型的文物和山形水系,有植物和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上的考虑,还涉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和管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宋恺谈到,北京的一些市属公园兼具世界遗产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双重身份,公园客流与文物保护之间急需找到平衡,在保护文物和景观的同时,保证游客的安全和无障碍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随后的研讨中,来自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景山和中山公园管理处的管理者和专家们就各自公园在遗产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颐和园为应对近期北京强风天气的所作的准备,圆明园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预警措施、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天坛在遗产价值阐释、公众教育和社区参与方面取得的成功,景山和中山公园在文物病害巡查、数字化管理等领域的经验等。

? 颐和园学会 ? The Summer Palace Society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文化部门负责人杨碧幸女士强调,中国的遗产地和北京的园林景观在防灾减灾、价值传播、公众意识提升和参与等方面有着极具参考性的工作经验。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将与BFU-ICCROM遗产和景观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以及各市属公园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构建景观遗产、园林和公园保护与管理的交流平台,并计划举行更大规模的针对遗产保护、灾害与风险管理,以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作用等领域的区域和国际性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