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有进步,并呼吁继续加大努力

骋7国家教育援助逾半用于推动性别平等但成效不彰

虽然在过去20年间,全球在实现男女童平等入学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然而自2000年以来,低收入国家成年女性文盲人数却增加了2000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骋贰惭)报告团队最新发布的性别平等报告反映了这一现实。

《为性别平等搭建桥梁》报告的发布时间,选择在 “七国集团发展与教育部长级联席会议”和“七国集团-教科文组织国际会议”于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之际。

报告首次对七国集团(骋7)的教育援助投入做了详细分析。数据显示,七国集团教育援助总投入中,55%被用于推动性别平等,其中,加拿大以92%的比例高居榜首,法国和英国以76%紧随其后。

新报告还强调了不同地区间的显着差距和改善进度上的差异。世界叁分之一的国家尚未在初等教育领域实现性别平等;半数国家女童接受初中教育的比率低于男童;仅四分之一国家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内的性别平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各级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状况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阿拉伯国家则在初等教育性别平等中首次出现大幅倒退,战争冲突或是其缘由;在印度的大幅改善带动下,中亚和南亚取得了巨大进展。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说:“要实现全民优质教育,迎难而上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是唯一的途径。我们对七国集团聚焦女童教育的决定表示欢迎,女童教育是教科文组织今后6年工作的核心优先事项。这不仅是在保障女童和妇女基本人权中的重大进展,亦是对所有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和平而努力的人的鼓舞。”

报告分析了教育性别差距最大20个的国家的情况及其推进性别平等的政策。给送子女上学的家庭提供现金及实物奖励是最受欢迎的政策,被其中15个国家采纳;仅有4国采取课程和教材改革措施来确保女孩们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科目,也仅有4国采取措施确保女生上学路途中的安全。安哥拉、中非共和国、吉布提和毛里塔尼亚的教育计划鲜有提及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而尼日尔、几内亚和索马里的教育计划则包含了强有力的变革路线图。

全球教育监测报告负责人安东尼尼斯(Manos Antoninis)提醒:“诚然,我们会努力并尽可能地完善教育体系,但若要实现真正的改变,我们还得应对社会中存在的负面性别规范和态度。现在仍有超过25%的人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应上大学。若想要成功改变现状,我们必须赋权女性、加强对男性的有关教育,并树立新的楷模。”

报告发现,仍有117个国家和地区允许未成年女孩结婚,4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禁止有过身孕的女生重返学校。鉴于此,社会变革对实现平等来说尤为必要。

教育系统中同样存在不平等现象:教师被广泛视为“女性职业”,而教育负责人则通常为男性。在28个高收入国家中,70%的初中教师是女性,而初中校长中女性占比仅为53%。

技术和职业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这些领域仍然是男性的天下。工程、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中,女生仅占四分之一。

性别不平等现象持续妨害着女性发展,并危及整个社会。教科文组织呼吁以出台新政策、加强立法等政治手段推进实现性别平等的工作。7月5日,教科文组织将发起“她的教育,我们的未来”全球倡议,以激励全球围绕优化数据、优化政策、优化实践这3大支柱开展合作,协力通过教育促进女性赋权。作为改革倡议的一部分,教科文组织制作了一张在线交互式地图,展示世界各国有关性别平等的立法情况(该地图将于7月5日上线,访问地址为)。

****

更多信息及采访,请联系kate redman,k.redman@unesco.org,+33(0)671786234

骋7捐助国

有关实现性别平等的投入占直接教育援助的百分比

直接教育援助支出 (百万美元)

加拿大

92%

206

法国

76%

524

英国

76%

916

德国

64%

941

美国

42%

1556

意大利

40%

100

日本

6%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