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研究处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竞争的前沿

巴黎,11月10日——不论收入水平如何,大多数国家都把研究和创新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促进发展的重点。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面向2030》中的一个结论。这份报告将于11月10日世界科学日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发布。
“在联合国大会采纳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 》清晰地表明,科学研究既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建设更加持续、更加文明社会的奠基石。”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
这份报告的首要结论是,尽管经济危机在2008年袭击了工业化国家,但是用于研究与发展的国内总支出(GERD)在全球仍然增长了31%。在2007年至2013年间,这项支出从11,320亿美元上涨至14,780亿美元,比同期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20%)还要大。
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占全球28%,依旧处于领先位置,中国紧随其后(20%),现在已超越欧盟(19%)和日本(10%)。占有世界人口67%的其他地区在全球研发投资中仅占23%。尽管如此,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国用于研发的投资正在迅速增加。
公共投资削减
研发支出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私营部门,这对许多如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工业化国家削减或冻结的公共支出形成一种补充。这种趋势在加拿大(其研发支出所占的全球份额从2013年时的2.1%降至2007年的1.5%)和澳大利亚尤其明显,这两个国家对研究经费做出了重大削减,并优先用于应用科学领域的研发,这影响了基础研究。
此外,报告的作者谈到,基础研究不仅会产生新的知识,也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长远来看,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之间的资金平衡也会影响知识传播的速度。促使20世纪50年代全球农业产量显著增加的绿色革命主要是借助了公立实验室和大学的研究成果。但是今天的情形已完全不同,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多是来自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私营公司。
如果说虽然发生经济危机,但全球研发支出依旧在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研发已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许多国家,无论收入多寡,现在都将研究和创新视为在这个高度竞争的世界里领先或立足的有效途径。
非洲的情况就是这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论是医院、公路、铁路等现代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是更多元化的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科技方面的投资,和高技术的劳动力。以肯尼亚为例,该国2010年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9%,而在2007年这一比例仅为0.36%。埃塞俄比亚,加纳,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用于研发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大环境下,很多国家都把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兴的优先事项,这与2015年9月联合国采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拉丁美洲的情况尤其如此,有19个国家采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乌拉圭计划到2015年底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90%的电力,智利和墨西哥也不断提高风能和太阳能的生产能力。
阿拉伯国家也在开展类似的项目。以摩洛哥为例,该国于2014年启用非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而且正在开发非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2015年,沙特阿拉伯宣布了一项发展太阳能的计划。
更多的科学家,更强的流动性
研究上的投资也带来了科学家人数的增长。目前全球约有780万科学家,与2007年相比增长超过20% 。欧盟拥有的科学家数量最多(占世界份额的22%),其次是中国(19%)和美国(16.7%)。
科学出版物的数量也出现了类似的井喷式增长,自2008年来已经增加了23%。2014年每个月大约有127万份科学出版物面世。欧洲在这个领域也占据领先地位(占世界份额的34%),其次是美国(25%),尽管他们各自的份额都出现了轻微下降。来自中国的出版物数量在五年内增加了近一倍,几乎占到世界总量的20%,10年前这个比例仅占5%。这表明就投资,研究者和出版物的数量而言,中国的研究体系走向成熟。
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科学家们也更富流动性。尽管互联网和在线网络发展迅速,博士级研究人员仍然觉得有必要去游历。博士生日益增加的流动性影响了研究人员的流动性。 “这也许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报告的作者这样说。
阿拉伯国家,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欧国家的学生最有可能到国外学习。欧洲和北美仍是国际学生的首选目的地。仅到美国就读理工科博士课程的国际学生就占近一半(49%),英国排名第二(9%),其次是法国(7%)和澳大利亚(4.6%)。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欧洲和北美已经失去了一些吸引力。同时,愿意到国外留学的学生现在有一个更广泛的选择。南非在2009年吸引了约60,000名国际学生,古巴也是拉丁美洲学生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从大陆吸引17,000名留学生,而在巴西学习的人数是5000人,在智利也有2000名国际学生。另一个例子是马来西亚,它希望到2020年前成为国际留学生的第六大最热门目的地,从2007年到2012年,国际学生在马来西亚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56,000人。
即便是遭受人才流失之苦的国家,现在也在吸引研究人员。例如苏丹,在2002年至2014年间,有3000名苏丹研究者去了条件更好的邻国,尤其是埃塞俄比亚。但苏丹也正在成为吸引来自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学生的东道国。
研究领域仍然由男性主导
尽管全球范围内,女性人数在硕士学历阶段已经达到一半,但女性人数所占份额在博士学历阶段却减少到只占所有博士毕业生的43%。这一差距在此之后继续拉大,女性人数只占全世界研究人员总数的28.4%。她们在研究资金获得上也较男性受到更大限制,且在名牌大学人数更少。无论是在学院行政部门或在大学的高级决策层,女性所占高级职位都是少数。
<pre> 女性研究人员占比例最高的地区是东南欧(49%) 、加勒比海地区、中亚和拉丁美洲(44%)。有趣的是,在阿拉伯国家有37%的研究人员是女性,而且这一比例高过欧盟(33%)。</pre>
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政策以扭转这一趋势。 例如2013年,德国为女性推出了30%的公司董事会配额。日本对于大型高校津贴的选择标准也寻求在教学与研究人员方面增加女性配比。
研发投资——困难之选
<pre> “制定一个成功的国家科学和创新政策仍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报告总结道。这将需要在几个方面同时采取行动,无论是教育,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还是实际的私人研发投资。 2008年的经济危机令许多工业化国家收紧预算,使此项任务变得更加困难。</pre><pre> 尽管大多数的研发在高收入国家产生,但创新现在已在许多国家出现——无论其收入水平如何,而且一些创新的出现没有伴随任何研发活动。因此,报告的作者鼓励政策制定者不应只专注于鼓励公司研发,同时也应着眼于创新的其他形式,如转让技术,购置机器、设备和软件等,这些也都是创新流程的关键要素。</pre><pre> 尽管大多数科学政策提倡私营部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强力联系,但这些承诺往往落空,报告的这一结论引用了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13年在65个国家开展的调查结果。报告鼓励政策制定者拟定策略,尽力扭转这一趋势。</pre><pre> 《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 》也强调善治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系统中的腐败是实现合格毕业生教育的一个障碍,腐败同时也抑制了私营经济的发展,如果公司不能依靠司法系统来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他们将不会对投资研发产生兴趣。</pre><pr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由一个国际专家小组编写。它根据丰富的定性、定量数据,呈现了全球研究与发展的趋势。科学报告分为许多章节,关注不同地区*,向一些国家提出了新的见解**;包括数篇针对特定主题的文章,如土著知识的作用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每五年发布一次。</pre>
相关链接:
- 视频直播*** 报告正式发布, 以及作者的圆桌会议 (06:30 pm, 巴黎): | |
媒体联系:
- Agnès Bardon,
UNESCO Press Service.
+33 (0) 1 45 68 17 64, a.bardon(at)unesco.org
* 阿拉伯国家、中非、中亚、黑海沿岸国家、欧盟、拉丁美洲、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南部非洲、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西非。
** 巴西、加拿大、中国、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马来西亚、韩国、俄罗斯联邦、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