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42新成员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于9月25日闭幕。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42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及5处原有遗产拓界。
Hegra, Saudi Arabia

在为期15天的会议中,委员会将42处新遗产列入名录,其中包括33处文化遗产和9处自然遗产。此举意味着这些遗产将得到全球最高级别的保护,并有机会获得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技术支持和财政援助。新遗产的列入使世界遗产总数达到1199处,分布在168个国家。此外,世界遗产委员会还批准了5处遗产地的拓界计划,并审查了名录中263处遗产的保护状况。

与会人员包括《世界遗产公约》的195 个缔约国代表及近 300 个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他们共同思考如何应对世界遗产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城市发展、人口压力、武装冲突和大众旅游等问题。 

此外,教科文组织介绍了有关遗产地保护、管理和提高公众意识的创新研究和解决方案,如名为“遨游遗产”的沉浸式体验工具将于2025&苍产蝉辫;年上线,使公众能够在线探索世界遗产地。

最后,科特迪瓦、加纳、埃及、海地、马绍尔群岛和斯里兰卡的6处世界遗产获得了总计 33.6 万美元的国际基金,用于支持当地保护项目。去年和今年已有30多个遗产地受益于此类资金援助,获助总金额超过 100 万美元。

会议决定可在此查阅.

非洲遗产的决定性一年

随着今年 5 处非洲遗产列入名录,非洲迈过100 处世界遗产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卢旺达首次有遗产列入并连中双元:“纽恩威国家公园”和“种族大屠杀纪念地:恩亚玛塔、穆拉姆比、吉索兹和比瑟瑟罗”。此外,本届会议的另一亮点是将“布干达国王的卡苏比陵” 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乌干达和当地社区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对其成功修复的结果。 

为了增加《世界遗产名录》中非洲遗产的数量,《公约》缔约国在本届大会上通过了一项由教科文组织制定的非洲战略。该战略将强化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帮助他们开展地方保护项目和准备世界遗产申报材料。

2处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在本届会议期间,2处乌克兰遗产由于受战火威胁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基辅:圣?索菲娅教堂和佩乔尔斯克修道院”及“里沃夫历史中心”。 此前,“敖德萨历史中心”已因同样的原因于2023年1月被列入濒危名录。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加强当地的遗产保护,并为遗产地获得国际财政支持和技术援助打开大门。此举还提醒《世界遗产公约》的195个缔约国,保护这些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记忆遗址”获新认可

在本届会议期间,3 处与近期冲突有关的记忆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海军机械学院博物馆和纪念地-曾经的秘密拘留、折磨与处决地”(阿根廷)、“种族大屠杀纪念地:恩亚玛塔、穆拉姆比、吉索兹和比瑟瑟罗”(卢旺达)以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墓葬和纪念场所”(比利时/法国)。

记忆遗址是国家及其人民或部分社区希望铭记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些遗址向公众开放,是代表着和解、沉思与和平反省的场所。将记忆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使它们融入人类共同遗产,并承认其在和平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媒体联系人

Thomas Mallard
Thomas
Mallard
新闻干事

电话:+3314568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