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土着语言与非洲发展

全球13%的人口和近1/3的语言都在非洲。作为全世界语言最为多样化的地区,这片大陆上还有着全球语言最为多样化的18个国家。非洲不同寻常的语言多样性不仅得到了来自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更吸引着全世界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自20世纪中叶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调查族裔语言多样性给非洲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早期研究认为,族裔语言多样性与失败的政府政策、凋敝的经济以及国家内部冲突有关。遭到丑化的土着语言形象极大影响了国家发展议程的制定。由于土着语言被认作是实现非洲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福利的主要障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宣扬和鼓励国家通用语(包括前殖民地用语),而土着语言则成为非洲各国语言政策打击的对象。这就是现今非洲土着语言使用者所面临的现状:他们常常对使用自己的母语感到羞耻,甚至不愿意后代学习这门语言。大多数人认为保留祖先的语言无关紧要,因为这些语言不会给他们带来教育和就业的机会。相反,他们更倾向于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土着语言由此被边缘化,其使用程度和语言结构正不断退化。
然而,最近有关语言经济的研究表明,族裔语言多样性是一系列因素的总称,而非单一个体。在很大程度上,相比土着语言本身,造成非洲经济与社会衰败的因素是:殖民时期任意划分的国界,重视血亲和家族关系多于客观能力的社会风气,两极分化严重、少数群体众多的社会中对土着语言和民族语言的操控性思想引导。还有人认为,语言多样性的真正价值无法通过具体收入、人均骋顿笔等经济变量得到体现。据观察,土着语言的存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确保当下脆弱生态环境中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土着语言可能是解决20世纪以来的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
非洲语言和发展大会将于5月28-29日在坦桑尼亚城市多多马召开,语言多样性与非洲经济发展迫切性之间的模糊关系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会议将重点关注非洲土着语言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借助语言多样性帮助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实现千年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