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威胁加剧,教科文组织重申实现互联网普遍性的必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再次注意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它是获取教育、信息、健康、文化和无数其他日常要素的重要窗口。

于2020年6月发布的联合国秘书长数字合作路线图强调了数字技术在新冠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数字时代实现人人联网、保护弱势和边缘化群体、尊重人权的集体责任。

有网和无网的人群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正形成一种新的不平等,加剧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弊端。如果人们不能获取关键的健康信息——或者仅仅只是可靠的信息,那么能否让全球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由的数字信息流就成了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然而最近几周,对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空间施加限制的趋势有所加剧。

随着全球陆续出现网络限制,互联网普遍性遭到了威胁。面对疫情,尽管国际法允许运用紧急权力应对重大威胁,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仍坚信不应牺牲人权,且完整的互联网符合全球利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与信息助理总干事查楚克(Moez Chakchouk)

 

我们看到部分手机应用程序被禁用,新的国家安全法引起了人们对互联网破裂的担忧,对人权——尤其是表达自由、结社自由、信息获取、数据保护、不歧视和网络隐私——造成了限制。

在一些区域,互联网中断致使数百万人无法连接网络,而此时联网对于他们来说非但必要,而且能挽救生命。

打击虚假信息和“假新闻”的法律和政策往往过于宽泛,超出了国际法规定的表达自由可被限制的有限条件。

这些条件凸显了2015年195个教科文组织会员国一致认可“互联网普遍性”概念的现实意义。

主张搁翱础惭原则——即教科文组织主张建立一个立足人权、开放、人人可及和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互联网。互联网普遍性的概念与教科文组织促进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的任务一致,指导教科文组织在数字治理方面开展工作。

因此,教科文组织在一视同仁地保护所有权利的同时,坚决捍卫基于国际标准的搁翱础惭原则并将其作为整体框架和建议,本着多利益攸关方参与数字技术管理准则、管理规章和管理计划的精神,充分考虑搁翱础惭原则对维护互联网开放性和可及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