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卫星影像帮助监测受威胁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遭受着蓄意攻击、连带损毁,劫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快速进入受影响遗址和地区,监测情况,设计修复方案并防止进一步受损,实现起来常常很困难。

得益于教科文组织(鲍狈贰厂颁翱)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鲍狈滨罢础搁)的合作关系,训研所(鲍狈滨罢础搁)2015年起实施的业务卫星应用方案(鲍狈翱厂础罢)收集的照片,持续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遗产专家评估和保护位于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和尼泊尔的遗址提供帮助。一份新的教科文—训研所总结报告显示,卫星影像分析日渐成为评估文化遗产潜在损坏情况的重要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副总干事弗朗切斯科·班达林说:“对受冲突和自然灾害影响地区的文化遗产进行监测,包括应用卫星影像等方式,是酝酿复原方案的关键一步。”

例如,报告制作的“前后对比”图景,检查了伊拉克尼姆鲁德考古遗址。对比业务卫星应用方案(鲍狈翱厂础罢)2015年4月18日收集的卫星影像和2015年3月7日收集到的卫星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遭受伊斯兰国/达伊沙毒手的阿淑尔那西帕二世(公元前883-859)皇宫损毁程度和部位。在尼泊尔,2015年四月地震之后,卫星影像帮助统计了加德满都哪些历史古庙和遗迹受损、受损程度如何,又有哪些完好无损。这些信息使专家能更好的评估需求和计划修复措施。

训研所业务卫星应用方案主管Einar Bjorgo说:“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展示联合国是如何通过对卫星影像和其他地理-空间科技的创新应用,实现对会员国的更好支持。”

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