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打造更强大的后疫情旅游业,专家呼吁走向包容性和再生性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场讨论会上,专家强调,我们需要在这一“分水岭时刻”制定全球战略,告别不可持续的旅游业。
“文化、旅游和新冠疫情:复苏、韧性和振兴”讨论会于9月28日在线上举行,会上强调了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以及对诸多世界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文化活动和机构及其社区的破坏性影响。这次讨论会由教科文组织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滨鲍颁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滨颁翱惭翱厂)和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滨颁颁搁翱惭)合作举办。专家组呼吁转变旅游业,革新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能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兼顾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
“旅游和文化行业从事者必须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度过这场危机,这一点非常重要。”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门助理总干事奥托内(Ernesto Ottone R.)在开幕致辞中说道。“我们必须确保文化旅游业走上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道路,并继续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他补充道。
从旅游过度到旅游匮乏
在新冠危机之前,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为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提供就业。2019年,有15亿人跨越国界,为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罗斯勒(Mechtild R?ssler)的主持下,小组成员讨论了旅游业这种指数级的增长给一些世界遗产和保护区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这些地方还没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过度旅游”迫使一些社区搬离,使商品和服务减少。“在那时,旅游业表现不佳,高度脆弱,正走向崩溃。”“良心旅游”(Conscious Travel)创始人波洛克(Anna Pollock)说道。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危机的影响,国际游客数量下降了65%,出口收入损失近4600亿美元。旅游收入的减少切断了保护和维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收入来源。以约旦佩特拉世界遗产为例,地区管理局此前一直在努力制定策略,以管理每年接待的100万名游客。佩特拉地区管理局首席专员法拉贾特(Suleiman Farajat)表示,自2020年3月对游客关闭以来,该遗产地目前正努力保护就业和振兴当地经济。
此外,在许多世界自然遗产地,尽管有报道表示由于旅游业不景气,野生动物情况向好,但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说法,由于没有护林员和游客,保护区内的偷猎现象有所增加。
确定变革战略
讨论会探讨了如何利用当前全球旅游业的低迷来开发新的模式和方法,复苏旅游业并打造兼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业,能够支持社区、创造就业、促进文化并保护遗产及其传承。为实现这一目标,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包容性的方法将是关键。“如果人们被排斥在外,他们就会破坏。但如果他们成为当中一份子,他们就会保护。”南非旅游局首席执行官恩切那(Sisa Ntshona)说道。
讨论会还强调,为游客提供工具,以帮助他们在旅行中做出明智且负责任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在提高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认识方面,私营部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吸引人们前往目的地的是故事,而作为旅游运营商和旅游推广者,我们的工作就是与当地社区合作,讲述好这些故事。”Expedia集团全球公司社会责任及社区关系主管程女士(Katherine Cheng)表示。程女士还重点介绍了这家全球线上旅行社如何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成的“可持续旅游承诺”合作关系,来推广其可持续旅游的核心业务。
本次讨论会在“文化与坚韧旅游业特别工作组”的框架下举办,该工作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197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为应对新冠危机而设立。